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增资150亿又一家央企新能源大手笔增资扩股!我国核电在运在建规模升至世界第一

时间:2025-06-14 02:06 点击次数:182

  (人民日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装机约1.13亿千瓦,规模升至世界第一。2025年,我国将核准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沿海核电项目,稳步推进在建核电工程建设。

  2024年,我国充分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保障作用,持续推动油气增储上产,能源供应总体稳定。与此同时,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我国累计建成新型储能超过6000万千瓦,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不断涌现,调度运用持续增强。

  (中核集团)12月18日上午,中核集团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正式开工。

  该项目位于湛江市徐闻县锦和镇以东海域,装机规模30万千瓦。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提供绿色电能10.34亿千瓦时,节省标煤29.9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9.77万吨,预计年均纳税3000万元,对于推动地区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中核二四)12月17日,华龙一号漳州核电4号机组迎来“双捷报”,中核二四同日完成首个钢衬里模块吊装和十字筏基混凝土浇筑收官两个关键目标,为4号机组反应堆厂房安全壳主体工程及主关键路径工作贡献力量。

  据悉,钢衬里模块一是核岛厂房安全壳筒体的第一部分,主要分为加腋区和筒体一段,包括底板外环板及46件贯穿件套筒,吊装整体重量约260吨。十字筏基包含反应堆厂房、电气厂房、燃料厂房以及安全厂房A列与B列,总浇筑量超2.1万立方米,共历时81天。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12月18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液体灌注正式开始。经过超纯水系统层层过滤的超纯水以100吨/小时的流量注入到探测器水池内,标志着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来到最后一个关键节点。

  中心探测器浸泡在圆柱形的水池中,水池兼做水契伦科夫探测器和屏蔽体。水池顶部为约1000平方米的宇宙线径迹探测器。水契伦科夫探测器和宇宙线径迹探测器联合探测宇宙线,从而可将其对中微子探测的影响去除。水池中的水还可屏蔽岩石的天然放射性及宇宙线在附近岩石中产生的大量次级粒子。液体灌注分两步走,前2个月将超纯水灌满中心探测器有机玻璃球内外空间,再用6个月将有机玻璃球内部的超纯水置换为液体闪烁体。预计2025年8月完成全部灌注任务,开始正式运行取数。

  (中广核)12月16日,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核柴一号”正式发布,多项核心性能指标、可靠性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首次完全具备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组自主设计及制造能力。

  据统计,近三年我国核准核电机组数量分别为10台、10台、11台,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批量化建设稳步推进,每台核电机组所需应急柴油机组为3台,“核柴一号”市场应用空间广阔。

  (中国华能)12月17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国新、中国邮政、中国太平、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南方电网等5家企业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总部签署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增资协议。这是中国华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权益融资,也是今年资本市场上新能源行业最大的一单私募股权融资。

  经过近一年的筹划和实施,华能新能源公司增资扩股顺利获得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准。根据协议,国新发展、中邮保险、太平人寿、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南网能创5家股东共同出资150亿元,向华能新能源公司增资。

  (东方电气)12月17日,东方电气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仪式在四川天府新区顺利举行。东方数科的成立,标志着东方电气集团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迈入新阶段。

  报道显示,东方数科是东方电气集团旗下负责数字产业化的全资子公司,是东方电气集团数字化转型、数字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主要聚焦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咨询、工业互联网、网络及信息安全等业务。活动现场,东方数科与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签署投资服务协议;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华润数科、浪潮集团、海康威视、华为等7家企业签署战略协议;与国机重装、中国一重、中国联合、沈阳铸造所等21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12月5日,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举行的伊斯兰合作组织(OIC)成员国和平利用核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景会议上,乌兹别克斯坦与多家机构签署战略协议,标志着该国在核能合作和经验交流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此次签署的合作协议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原子能机构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国家框架计划增补协议;乌兹别克斯坦原子能机构与世界核协会签署谅解备忘录;乌兹别克斯坦核电厂建设管理局与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等。据悉,乌兹别克斯坦是全球第五大铀供应国,该国电力主要依靠天然气发电,以及从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进口,预计到2030年电力需求将翻一番。

  (中核智库)12月11日,韩国水电核电公司、Naver云公司和贝斯平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同,将联合启动全球首个专门服务于核电站的超大型生成式人工智能(AI)平台建设项目。

  韩国水电核电公司计划在与外部网络隔离的内部数据中心安装和运营这一平台,将利用Naver云的超大型语言模型“Hyperclova X”训练核电站数据,并使用贝斯平云科技公司的聊天机器人“HelpNow AI”提供专门人工智能服务。该公司计划于2025年3月启动“Hyperclova X”服务,允许员工在内部工作网络自由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一般功能,如文档摘要和翻译,目标是到同年7月完成数据训练,并在包括核电建设、发电、维护、安全、水电/可再生能源、外部机构响应和人工智能助手在内的七个业务领域提供服务,以提高工作效率。

  (中核智库)12月16日,日本政府在专家会议上发布的报告显示,2040年核能将成为该国成本最低的基荷电源——如果新建核电厂能够以70%的额定功率运行40年,那么其发电成本为每千瓦时12.5日元(0.08美元)。此次会议的主题是研讨各种电力技术的平准化发电成本。

  报告称,到2040年,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将低于核能。然而,如果考虑包括电池储能系统在内的整体成本,在某些情况下,核能的成本将低于太阳能。此前,日本政府2021年发布的一份同类报告显示,液化天然气发电将在2030年成为成本最低的基荷电源。然而,最新报告考虑了减排成本和日益上涨的燃料价格,突显了核能的竞争力。

  原标题:《增资150亿,又一家央企新能源大手笔增资扩股!我国核电在运在建规模升至世界第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Copyright © 2025 首页-杜邦娱乐注册-「平台品质引领发展,专注成就未来」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